ISO/TS 16949汽車業品質管理系統,整合目前存在之『全球性汽車品質系統要求』,發展汽車業適用之品質管理系統,以提供持續改進、強調缺點預防,以及減少供應鏈中的變異與浪費為目的。
ISO/TS 16949於1999年1月1日正式頒佈實施以來,歷經了2002年及2009年版之改版作業,整合了汽車各大車廠(如Ford、Chrysler LLC、GM、Daimler AG、BMW、VW、PSA、RENAULT、FIAT)與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之認同,為目前汽車工業供應鏈中使用最廣泛之共同標準。
ISO 9001於2015年9月15日依高階架構進行改版,因此IATF亦依據ISO 9001:2015之架構進行了ISO/TS 16949之改版,依據IATF 2016年8月9日之公告,新版之汽車業品質管理系統將以IATF 16949之標準進行改版,並與ISO 9001採用一致之架構。IATF 16949:2016於2016年10月公告,並於2017年10月1起,不再進行ISO/TS 16949之稽核作業。
REPORT / 新聞稿
ARTICLES / 文章分享
-
2009.05.07
IATF 16949管理系統改版現況
隨著ISO 9001在2008年進行改版,汽車行業專用的國際標準ISO/TS 16949也著手改版第三版,並就技術手冊中的APQP(先期產品品質規劃)與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進行改版,本文闡述這3份文件的改版狀況與企業因應之道。
一、ISO/TS 16949改版第三版
國際標準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1由2000年版正式於2008年改版,汽車行業專用的國際標準ISO/TS 16949也預計在今年(2009)第二季公佈第三版。改版後的ISO/TS 16949:2009標準與現行ISO/TS16949:2002的差異,只限於ISO 9001條文自2000年版修改為2008年版,TS 16949規範的額外條文部分完全不作更動。
因此對於目前已經通過ISO/TS 16949:2002年版的廠商而言,應該依照ISO 9001 :2008年版的要求進行品質管理系統的修訂,對於修改文件範圍可能包含品質手冊、程序書、作業指導書與表單。修改後可依照公司的證書期限,等待IATF正式公佈新版標準(ISO/TS 16949:2009)後於定期稽核時要求驗證公司進行改版稽核,或是於2002年版證書有效期滿,進行重新驗證時更換版本,以對公司最有利的方式進行改版即可。二、APQP(先期產品品質規劃)改版第二版
為了更符合ISO/TS 16949強調的流程導向與客戶導向,AIAG(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美國汽車工業推動小組著手APQP第一版修訂,於2008年7月公佈APQP第二版,並於同年11月正式生效,最主要的改變為將原屬於北美三大車廠特定要求APQP,修改更符合ISO/TS16949的要求。
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1. 納入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方法:
除了與ISO/TS 16949:2002保持術語的一致,從「顧客→組織→供應商」,並
強調依照新產品開發流程與客戶的要求來進行APQP規劃,以符合流程導向與
客戶導向。
2. 如何使用過去的經驗和最佳做法
本次改版的最主要重點,屏除過去每個開發專案戶不關聯的想法,希望在產品
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與經驗能回饋到開發專案,以生命週期著眼,建立
起最佳的做法案例,以提供下一個專案開發時的參考使用,減少摸索時間與避
開錯誤可能發生的風險,降低開發失敗成本,提昇開發效益。
3. 檢查表和表單的更新
將原本北美三大車廠特定要求的開發過程檢查表與管制計劃表單修訂部分內
容,使更符合ISO/TS 16949的要求與術語的一致性
4. 去除附錄C -特殊特性符號表
將附錄C -特殊特性符號表刪除,列入客戶特殊特性中,讓組織自行依照客戶需
求進行鑑別,以符合客戶導向概念。
對於目前已經通過ISO/TS 16949廠商而言,應該依照APQP第二版的要求進行品
質管理系統的修訂,對於修改文件範圍可能包含品質手冊、程序書、作業指導
書與表單。修改後可依照公司的新產品開發的導入進行APQP第二版的更新,同
時將目前正在生產中的主要產品依照APQP要求,建立最佳的實踐案例,以利於
提升開發效益。
三、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改版第四版
為了更符合ISO/TS 16949強調客戶導向,AIAG(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美國汽車工業推動小組著手FMEA第四版修訂,於2008年6月公佈FMEA第四版,並於今年(2009年)1月正式生效,最主要的改變為將更多目前顧客使用的分析工具納入過程中,與更多格式的表單,以滿足各企業需求,也符合客戶導向要求。 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1. 提供更清楚定義的FMEA範圍與顧客使用的分析工具:
在設計FMEA(DFMEA)清楚定義分析範圍為產品的功能、政府法規、安全、包
裝與出貨、服務等等均應考慮,並提供功能方塊圖、參數圖法、邊界圖法等分
析工具的範例,以使組織更容易學習應用。在製程FMEA(PFMEA)清楚定義分析
範圍為製造流程圖。
2. 闡明DFMEA和PFMEA之間的聯繫,以及與其他核心工具間的聯繫:
在DFMEA分析過程確認必要的製程管制項目,應該納入PFMEA中進行分析檢討
並進行必要的改善行動。而在PFMEA分析過程確認必要的管制項目,應該納入
管制計劃中進行生產過程中的管制,並依照PFMEA與管制計劃的要求規劃工作
站的作業指導書(SOP)。對於製程異常或售後的相關服務問題則應該及時回饋到
DFMEA或PFMEA,以使系統能有效串聯,發揮最大的生產效益。
3. 強調管理層參與的必要性,及對 FMEA 過程的支持:
特別強調管理層應該參與各階段的審查會議,提供跨功能小組的強力支援,以
促使開發進度的良好管制。
4. 改善嚴重度、發生度、探測度的評價基準,更適合真實的分析和使用:
針對嚴重度、發生度、難檢度的評價基準做了適度的修訂,以符合各行各業的
使用。
5. 澄清對RPN(風險優先數)的使用方法:
矯正措施行動的優先順序確定方法,不再以某個具體的 RPN 數值作為矯正措施
的門檻(Thresholds),而是應該考量到對顧客造成影響的嚴重度等級,或是嚴
重度、發生度、難檢度等的綜合考量。
6. 增加附錄表格樣本,適用於特定情況:
對於使用表格由原本的各一種格式表格,修改為DFMEA有六種格式,PFMEA則
有八種格式,以滿足各種狀況使用。
對於目前已經通過ISO/TS 16949廠商而言,應該依照FMEA第四版的要求進行品質管理系統的修訂,對於修改文件範圍可能包含品質手冊、程序書、作業指導書與表單。修改後可依照公司的新產品開發的導入進行FMEA第四版的更新,並將製程異常或售後的相關服務問題及時回饋到DFMEA或PFMEA,以利於新開發產品時製程的預防,降低不良品質成本,提昇營運績效。